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专版专栏 > 协商民主在深圳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心潮澎湃

来源: 《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 2015-01-28

在计划经济年代,深圳如何破解吃菜难问题?普通打工者在深圳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的?深圳机场如何否定白石洲选址方案落户宝安黄田?

18日下午,2015年首场委员议事厅邀请多位市政协委员、特邀嘉宾为现场观众讲述“深圳口述史”中引人入胜的人物经历和片段。这些故事让现场市民仿佛置身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心潮为之澎湃。

关键词 破解

深圳以市场规律破解吃菜难

“我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深圳口述史’中两位口述者的故事,一位是李定,他的破解吃菜难的故事,另外一位是杨春森,他破解血荒的故事。这两位的故事都展示了改革开放初期,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深圳决策者和各行各业从业者以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破解难题的故事。”

在市政协委员陈康候的娓娓讲述中,我们看到:在特区建立3年后,人口膨胀到原来15倍的深圳吃菜难问题突出。时任市外贸办主任的李定决定放开市场,菜价一下子从一斤5分钱涨到1块2,后来又回落到4毛钱,像坐了一次过山车。“这件事真正重大的意义在于让市场之手发挥作用。是谁帮了李定,是市场规律!”

同样的,时任深圳血站站长杨春森用无偿献血来破解深圳血荒问题也让陈康候拍案叫绝:“在短短3年间,深圳魔术般地完成了由卖血到自愿献血的转变,成功地与国际接轨,同时还推动了国家献血法的颁布。”

关键词 来深建设者

在深圳草根逆袭不是梦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城市中最普通的群体,也就是来深建设者的故事。”市政协委员张俞强讲述了祝日升、陈惠中、谭继华等三位在上世纪80年代的来深建设者。他们在深圳打拼,有汗水也有泪水,但是短短几年内他们的目标都实现了,甚至远超预期。

“2000年之后,故事的三位主人公已逐渐融入了这个城市,并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谱写属于这座城市和他们自己的续篇。”张俞强列举了这三名来深建设者“后来的故事”:祝日升成了打工明星,还出版了自己撰写的第一部长篇纪实报告《感恩》;陈惠中在洪湖公园里栽种超过600万朵荷花,给深圳市民带来了美的享受,他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水生种植专家;谭继华在2004年成立了爱心车队,义务为社会提供超过9000小时服务,迄今,引领了全国各个城市爱心车队的组建……

“像谭继华、陈惠中、祝日升这样的来深打工者,在深圳不少于600万。他们的故事正是我们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的,也是深圳开放、自强、友爱、包容的城市精神的真实写照。正如市政协主席王穗明所言,铭记这段历史,将给后来者源源不断的精神鼓励,所以这非常让人感动。”张俞强说。

关键词 不犯错不折腾

机场如建在白石洲不到5年就得拆

“前不久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在莲花山和市民讲过一句话——深圳打破了西方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铁律。在历史长河中,35年就像一天,一天时间建成了大都市,一定要做到一点,就是不能犯大错。我下面给大家讲讲口述史中不犯错,不折腾把事情做好的故事。”市政协委员傅小随说。

傅小随讲述的是深圳机场选址的故事。“机场建设在什么位置,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某种意义上有决定性的作用。最初中央建议把机场建在白石洲。为什么会这样建议呢?第一,因为当时的城区主要在罗湖区;第二,机场建得近,可方便香港同胞坐飞机到内地。但当此方案拿出来在市委进行讨论时,环保部门提出了质疑,说这会带来很多的安全、噪音问题,城市的未来发展一定大受影响。但是,由于这是中央有关部门的建议,这个困难要怎么克服呢?时任环保局局长陈堂颐把国内外的专家请来,专家认为,如果深圳把机场建在白石洲,就像是‘一头疯牛闯进了瓷器店’,这个城市就别想安宁了,而且未来的发展会受到很大制约。最后,经过和中央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沟通,深圳机场落户在宝安黄田。”

傅小随感叹说:“大家想一下,如果在白石洲建机场,恐怕不到5年就要拆掉重建,这对深圳来讲是多大的损失。”

编辑: 袁发勇